2023年广东专插本回忆版真题
大学语文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1.《齐恒晋文之事》中,听孟子宣讲仁政主张的君主是
A.齐恒公
B.晋文公
C.梁惠王
D.齐宣王

2.《过秦论》(上)中,作者认为强秦覆亡的原因是
A.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道
B.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
C.天下云合相应,赢梁而景从,山东豪骏并起
D.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封建时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意见的文体是
A.疏
B.序
C.赋
D.论

4.《春江花月夜》中没有出现的意象是
A.流霜
B.鸿雁
C.清风
D.白云

5.下列作品中多用典故且以文为词的是
A.《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
B.《沈园二首》陆游
C.《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辛弃疾
D.《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6.《张中丞传后叙》中刻画南霁云形象的事件是
A.引绳而绝
B.拔刀断指
C.背诵《汉书》
D.杀妾食肉

7.全祖望《梅花岭记》重点写的是
A.梅花
B.梅花岭
C.文天祥
D.史可法

8.下列选项中,揭示封建旧文化压抑人性、摧残生命的作品是
A.《哭小弟》宗璞
B.《菉竹山房》吴祖缃
C.《囚绿记》陆蠡
D.《捡麦穗》张洁

9.在《纪念傅雷》一文中,作者认为傅雷最突出的性格是
A.刚直
B.勇敢
C.真诚
D.开朗

10.莫言认为自己最有象征性、最意味深长的作品是
A.《透明的萝卜》
B.《檀香刑》
C.《天堂蒜薹之歌》
D.《秋水》

11.下列作品不属于莎士比亚四大悲剧的是
A.《哈姆雷特》
B.《约翰·克里斯多夫》
C.《麦克白斯》
D.《奥赛罗》

12.对奥尔多·利奥波德《像山那样思考》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说理不枯燥,语言包含诗意,意味隽永
B.作品以狼与鹿的故事论证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C.作品用垂死的狼比喻因破坏自然环境而遭受报应的人
D.作品运用了抒情、叙述与议论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二、古文翻译与断句题:本大题共10小题,解释加点的字每小题1分,翻译句子每小题2分,断句每小题3分,共16分。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
13.保民为,莫之能御也。
14.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有余。
15.迺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16.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其根本。
17.浩浩乎如虚御风虚,而不知其所止。

(二)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国,自然之理也。
19.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20.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21.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亡,有公害而莫或除之。

(三)把下面的短文断句
22.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便制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三、名句默写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任选6题)。

23.夫惟弗居,________。《老子二章》
24.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________。《召公谏厉王弭谤·国语》
25.________,涕淫淫其若霰。《哀郢》屈原
26.鸳鸯瓦冷霜华重,________。《长恨歌》白居易
27.________,又岂在朝朝暮暮!《鹊仙桥》秦观
28.不知乘月几人归,________。《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29.清风徐来,________。《赤壁赋》苏轼
30.短发萧骚襟袖冷,________。《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四、阅读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8分,第33小题8分,共26分。

3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雕窝的月亮
金宏达

  ①不见雕窝的月亮已久矣。
  ②京城东北有地名平谷,平谷东北有村名雕窝,此村当初是否确有大雕筑窝,因以为名,实不可考,我初到之时,以及尔后,完全不见雕之踪迹,是可以肯定的。
  ③多年以前,一位朋友邀我和内人来这里玩,是个萧索的秋天,风卷落叶遍地翻天,艳阳高照,却也挡不住寒意装人。村长把我们当贵客陪着,路过一户院子,门紧锁,村长说这家主人进城去住了,房子要卖,问我们是否有兴趣。我们扒门缝往里看,做南朝北一排五间房,院子水泥铺地,干净、整齐,立即看中了,卖价又实在便宜,便着手买下。
  ④此村虽叫雕窝,当地人却习惯写做刁窝,大约也是因为后者笔划从简之故,我对字向无好感,很像拨乱反正一下,便在我买下的院子里挂了个横匾,上书雕憩园三个字,意思是这里无论如何也与大雕的栖止有关。
  ⑤雕憩园稍事修葺,就可以住了,那时我还在上班,便常在周末过来,享受远郊山居的悠闲时光。在这里,有各种令人适情的事,而我所最爱的,就是赏月。
  ⑥赏月何处不可?何以最爱于此?我的小院虽在大路一侧,入院即见一锥形之山,壁立另一侧——这山也是奇了,三面十分陡峭,无路可上,与小院相距一里多远,看上去却似紧挨着一般,又像是一个硕大的山石盆景,直接搁进院来。山不知何名,问过当地人,也答不上,想来无名,既无路可上,与各人过日子无关,也懒得命名。苏东坡写《赤壁赋》,云少焉,月出于东山之山,徘徊于斗牛之间,此山在我的小院东墙之外,当然即是我的东山。我于就能常常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了。
  ⑦月出的时间有早有晚,早出的光景,有时未及观看,要稍晚一些,村里人生渐息,看它静静地登上东山之顶,最为动人。
  ⑧我的小院里并无什么陈设,只有一颗山楂树,两颗龙爪槐,东南角院搭了一间小屋作厨房,没有月亮的晚上,它们都隐于暗影中。月亮将出未出之际,最先感知的便是它们,像是有光波在空中悄然潜入、传送,渐渐就显出了它们秀挺的身姿。这时,若抬头一看,就能看到东山顶端,一片辉煌,那正是明月的盛大仪仗。须臾之间,它就登上山顶,由半露面而现真容了,周边的天空霎时光亮起来,天空的下方,村庄的房舍、树木、道路也都无不照亮。平日白昼看东山,也没有此时清清楚楚,它周身的每一道皱折,岩缝中冒出的每一颗小树小草,无不须眉毕现,你不能不为它的亮度叫绝,同时,也忽然一悟——原来我们的词汇中常用的光临一词,造词的灵感却是来自这里。
  ⑨月亮循着它的路线继续上行,村庄在沉入梦乡,天地之间一片静谧,有时连一声狗吠、虫鸣都没有,这个山谷按说并不荒凉,而此时在这冷色的月华下呈现出的寂静,却使人产生趋近往古的感觉。我批衣在院中踯躅,想象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这是读过一些古典文学作品的人都会兴起的情思,它们很容易把人的心怀引向无限的旷远,也不免增生几许惆怅。正是这个时候,让人特别意识到这种生活场景的转移多么触及灵魂。月光如水,一点也不夸饰,它慷慨地滌洗下界的一切,包括人的心灵上蒙的点点凡尘。你不禁会想到,平日在城里,在林立的楼宇间作息,我们是太忽略了它的存在了,不然又会避免多少沉溺与迷失。
  ⑩月亮渐渐升上天顶,这是最能仰看它正大仙容的时刻,也正是在此刻,才真正让人领略到什么是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夜深了,尽管已有几分露寒,我也不愿进屋就寝,我知道人生途中,与月亮的这版相遇,其实也并不会多,古人不去说了,近人如朱自清先生,行在学校的荷塘边,不也是只能玩赏些朦胧的月色,做一做笼着轻纱的梦吗?诗仙李白与明月的聚欢也是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能在醒时和一轮朗月如此唔对,无论如何也是格外珍惜的。
  11那么,又何妨打开院门,到外头去走一走呢?路上是看不见一个人影的,路灯亮着,却是无法与月光争辉,走在一条白亮亮的大路上,视野更为开阔,西边的山峦披着银辉起伏绵延,林树浓密,明暗不一,层次繁复,不是有一句古人的诗云: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试山河影吗?啊,此时的月亮正是要去完成拂试的,前方不远处,还有一个水库,渟蓄着一方碧水,水天交映,便把这个银色的世界衬托得更加空明和碧净了。
  12兴尽归来,却也听到几声吠声吠影的狗叫,我知道这也吵不醒酣睡的人们,人们早已习惯于月起月落,星移斗转,他们在黑甜乡里正枕着一个永恒的记忆。

(选自《散文2022精选集》有删改)

(1)文章主要想写赏月,作者为什么还要花费笔墨写给小院挂:雕憩园横幅的事情?请结合原文分析(4分)
(2)文章多处引用古诗文,有什么作用(3分)
(3)请结合文章⑧⑨⑩段的内容,分析作者赏月时的情感变化(3分)

3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赵简之攻卫,附郭。自将兵,及战,且远立,又居于屏蔽犀橹之下。鼓之而士不起。简子投桴而叹曰呜呼!士之速弊一若此乎!行人烛过免胄横戈而进曰: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之艴然作色曰:寡人之无使,而身自将是众也,子亲谓寡人之无能,有说则可,无说则死!对曰:昔吾先君献公即位五年,兼国十九,用此士也。惠公即位二年,淫色暴慢,身好玉女,秦人袭我,逊去绛七十,用此士也。文公即位二年,底之以勇,故三年而士尽果敢;城濮之战,五败荆人,围卫取曹,拔石社,定天子之位,成尊名于天下,用此士也。亦有君不能耳,士何弊之有?简子乃去屏蔽犀橹,而立于矢石之所及,一鼓而士毕乘之。简子曰:与吾得革车千乘也,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行人烛过可谓能谏其君矣。战斗之上,桴鼓方用,赏不加厚,罚不加重,一言而士皆乐为其上死。

(选自《吕氏春秋·贵直论》有删改)

(1)行人烛过认为鼓之而士不起的原因是什么?他是如何展开陈述的?请结合原文回答(5分)
(2)请结合全文分析赵简子的形象(3分)

33.阅读下面的古诗,按要求答题。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其四
杜甫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1)《秋兴八首》其一如何围绕字来点题(4分)
(2)这两首诗出自同题组诗,但抒发的情感各有侧重,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

五、作文:本大题共40分,每小题40分,共40分。

3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终身学习是指社会成员未来实现个体发展,适应社会进步而持续学习的过程,具有终身性、广泛性的特点。在知识技术更新迭代日益加速的今天,有人疏于学习容易被时代抛弃,有的人不断学习持续发展,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